盼社会援助民工讨薪
——新华日报记者采访社会公益维权律师周树兵
辛苦一年揣着工资回家过年,这是亿万农民工兄弟心中最简单的愿望。然而这个本不该落空的愿望,却时常遭遇欠薪的结局。
不能让农民工兄弟心酸之后再感到无助!近年来,越来越多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力量纷纷加入讨薪援助行列,他们和农民工兄弟站在一起,用温情相助分担讨薪路上的艰辛。
现在一些用人单位的欠薪方式相当隐蔽。几位讨薪民工给记者看了一份工资表,让人惊讶的是,职工应得的月工资数,竟然还抵不上因违反企业各种规定被罚扣的钱数。类似的“隐性欠薪”,往往是老板利用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欠缺订立违法规定,回避相应义务。
“查清欠薪事实只是解开讨薪一系列难点的开始,而现在,难点越来越向执行难集中。也就是说即使打赢了讨薪官司,还是拿不到钱。”社会公益讨薪律师周树兵告诉记者,欠薪还从建筑业扩散到造船、光伏等其他行业,这些行业常因债务引发欠薪,一些企业甚至发生老板跑路的情况。讨薪时,企业常常会故意将案子拖入漫长的诉讼程序,而且会频繁利用法律程序,拖延诉讼和执行时间。而这对于缺少经济后盾的讨薪农民工来说,是否值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讨薪,就变得左右为难。
“应把源头防范放在更重要位置”
为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,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出台了诸多措施:建筑领域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;将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,甚至取消投标资格;住建、人社、工会、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清欠办,现场处理工资拖欠;农民工拨打政府热线可随时投诉举报拖欠行为;法院为农民工欠薪案件开绿灯,给予快办快结;司法部门组织律师免费为欠薪农民工打官司;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定为“欠薪罪”……一道道“护身符”之下,欠薪为何还是层出不穷?
“目前多数政策都属于事后补救型,偏重于如何帮助讨薪上,而在如何从源头防范欠薪,还有待根据行业特点跟进研究。”无锡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陈剑斌坦言,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以算是防范制度中的一个,但这套制度主要是根据建筑领域的特点制定的,如今欠薪涉及行业增多,防范手段就需要重新研究制定。
泰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队长姚晓林则认为,防范欠薪,应先规范、完善用工制度。99%的欠薪受害人都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。而政府虽然一直在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,但欠薪高发行业大多有一套用工潜规则,同时企业为了规避用工成本和风险,用工形式又很复杂,加上员工流动性大,所以需要进一步在制度设计上研究监管政策。
建立更有效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也很重要。无锡、扬州等地基层法院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,很多欠薪案在查清事实阶段,就必须动用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手段,加上目前执行遇到的困难,如果能统一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办案和执行,民工讨薪的成功率就一定能有所提高。
文章来源:新华日报 作者:张晨 发布日期:2013年1月3日
- 上一篇:李天一或在北京少管所服刑 涉案卷宗封存 2013/10/11
- 下一篇:能用调解书形式确认实现抵押权的和解协议吗 2013/9/12